大學畢業的時候,院長送給我們全院一句祝語“青春不散場,且行且珍惜,愿你們有夢為馬,隨處可棲”。如同每一個畢業的大學生一樣,我的手里也捧著一個如同肥皂泡般的易碎理想—我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水務工作者。
其實這個想法打小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對于孩提時代的我來說,在盛夏時光里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水仗抵得過一整天冰棍的誘惑。小時候,農村里還沒有實現自來水的隨時隨地供水,每家每戶都是用水缸來儲存一周的用水。父母理所當然的拒絕了我們所有的玩水活動,調皮的我們只能等到周六統一放水的時候才能玩個痛快。從那時起,我心里就灑下了這個種子。后來,通過了解學習,認清了國家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的現狀,更知道了山東省一直是水旱災害頻發的省份,想要成為一名合格水務工作者的想法也愈來愈強。時至今日,我依然感謝當年的那一粒小小種子,它讓我能夠幸運地加入水發的大家庭,與萬千水發人一齊并肩奮斗。
加入濰坊濱海開發區央子供水站的時間不足整月,可是我卻感受頗深。七月中旬,第一次跟隨供水科的同事進行濰坊高新開發區特色產業園區供水管道的鋪設,流火的七月讓每一個同事汗流至踵,可憑借準確的數據、熟練的技術和細心的操作,我們僅用三天的時間便完成了原定七天的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了輸水管道的施工,這讓我看到了水發人勤奮務實的品質。第一次參加單位組織的培訓會,會上王站長分享了集團最新的產業發展,讓我了解到海水淡化、水力發電、污泥熱解等等全新的業務,也使我對水利有了全新的認知,這讓我感受到了水發人創新進取的精神。第一次進行輸水管道的周度巡管工作,詳細細致的進行了問題排查,詢問居民用水感受,給居民及企業用水提供了穩定的淡水資源保障,這讓我明白了水發人為百姓謀福,就是為自己謀福的理念。第一次參加“兩學一做”的學習,秉持“多學習,多交流”的宗旨,大家分享優秀黨員事跡,學習心得體會,互相交流工作經驗。當我看到六十多歲的黨員積極主動的記錄筆記,我也了解到水發人好學愛學的特點。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站長及主任對我進行了系統的培訓,讓我一個“門外漢”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單位的各項信息和內容,系統規劃自己的工作,明白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對癥下藥。我也從一個手足無措的新手漸漸步入正軌,更加期待自己在水發的每一天!
理想是什么呢?理想是跳躍在每個人心尖的一首美妙樂章,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去譜寫每一個音符;理想是矗立于迷霧中的一座燈塔,在我們舉步維艱的時刻用一束光化開我們前進的陰霾;理想更是飽含風霜雨露的勝利果實,值得我們含淚求索,百折不撓的去耕耘每一個春夏秋冬。"上善若水,發展惠民"這是集團的發展宗旨,也是我們每一位水發人的心愿。我知道,未來將不再是我一人踽踽而行,而是有水發的千萬兄弟姐妹和我一起并肩起航,我可以驕傲的對別人說一句:“理想為馬,圓夢水發”?。ú舔v彬 供稿)